二十世紀初的一天,夕陽西下,華燈初上,瑞士一座小城的餐廳里座無虛席。雖然夜幕已經降臨,但由于電燈的問世,晚上的餐廳依然如白晝一般。賓客們把盞言歡,盡情地享受著美食和酒水。其中一桌客人相談正酣,全然忘記了餐桌上斟滿的紅酒。忽然間一位客人的手臂不小心碰到酒杯,紅酒便應聲打翻傾瀉而出。侍者見狀,迅速拿來一塊嶄新的桌布換下了剛被紅酒弄臟的那塊。
故事就從一杯打翻的紅酒開始......
這本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幕,但同時在這間餐廳里用餐的一名男子卻受到了非同尋常的啟發。這名男子正是瑞士化學家和紡織工程師布蘭德伯格,當他見到前面所述情形時,不禁陷入了沉思:打翻紅酒的事情經常會發生,如果每次都需要更換桌布,那對侍者和客人來說都太不方便了,能不能發明一種可以涂在布料上的防水物質來避免剛剛那一幕的發生呢?
自當天晚上之后,發明一種防水物質的想法就一直在布蘭德伯格腦中揮之不去。為此,他開始通宵達旦地在實驗室里嘗試各種解決方法。試驗數次后,布蘭德伯格敏銳地將目光投向了纖維素黏膠——一種由植物纖維提煉而成的橙黃色濃稠粘液。可是試驗同樣不順利,每當他將液體黏膠涂抹在布料上,黏膠就會迅速僵化變硬,布料完全無法使用。
可是屢次試驗均以失敗告終,布蘭德伯格始終未能達到預想的目的。但他意外發現:每次他把纖維素黏膠涂在布料上后,總會在布料上形成一層透明柔軟的薄膜。他進一步發現這種薄膜可以輕易地揭下來,神奇的是它居然還可以防水!布蘭德伯格豁然開朗,雖然沒有改進布料,但在防水方面總算有了眉目。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布蘭德伯格興奮地給這種薄膜取名為“cellophane”,直譯為“透明的纖維”。這一年正是1908年。后來“透明的纖維”傳入中國時被音譯為高大上的“賽璐玢”,現如今則因為它透明如玻璃而被廣泛稱為玻璃紙了,當然這是后話。
且說布蘭德伯格發明了玻璃紙之后,苦于手工制作頗為不便,他立刻馬不停蹄地開始研發能夠制作玻璃紙的機器。功夫不負有心人,四年之后布蘭德伯格終于成功研制出了玻璃紙制造機。幾年后,一家公司收購了他的玻璃紙專利,并且讓他也擔任公司股東。有意思的是,購買他專利的公司名字就叫做“玻璃紙”。
現如今,玻璃紙早已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當人們徜徉于琳瑯滿目的超市中時,面包、糖果、香煙、化妝品等各種采用玻璃紙包裝的商品總會映入眼簾。當你享受到玻璃紙帶來的便捷時,是否會想到這一切竟然都是源于一百多年前那杯打翻的紅酒呢?
紙引未來(www.tongyi18.com),打造中國最大的造紙印刷包裝行業共享服務平臺,產業鏈+互聯網,集行業資訊、供求信息、庫存信息、在線交易、集中采購、競拍、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為一體的產業鏈服務平臺,PC+WAP+ 微信公眾號+APP同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