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印刷品被分割成近20個生產步驟,由不同的廠家協同完成,那將給傳統印刷業帶來什么?貴陽高新區創業企業貴州云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答案是:“打造印刷產業集群。”
在貴州云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包裝產業園里,匯集了20家印刷小企業,每一家僅負責其中一個印刷產業環節點,這種新型的印刷產業集群模式運行不到兩年,已帶來產值1.5億,生產效率較傳統印刷行業提升近20倍。
“傳統印刷業是一個投資大、效益回收時間長的行業,且整體科技投入含量低。通過大量調研走訪,我們提出以包裝產業為核心,全產業鏈+單項壟斷經營+產業分工+產業集群效應的印刷新模式。”該公司創始人嚴樂耘介紹,公司于2020年4月在貴陽高新區成立后,隨即在洛灣智慧包裝產業孵化園啟動了產業實驗計劃,“將整個印刷生產線重新整合為印前、印刷、后道、手工、銷售五大環節,并在此基礎上細分成16個生產節點,每個環節只需要此前印刷成本的1/16,就能構成完整產業鏈條。”
嚴樂耘表示,其中每一個生產節點都配備了一個生產商,每一個生產商接的訂單,都可以用整個產業鏈工藝完成生產,接單量是此前的16倍,每個生產商既可以額外從上下游生產鏈獲得訂單業務,又可以通過自己的生產加工獲得利潤,生產商之間的關系也從原來的競爭者變成了合作者。
“這樣的運營模式,在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首次。起初,同行都在觀望;半年后,因疫情導致口罩需求量激增,口罩包裝袋、包裝盒的需求量亦隨之增長,我們因此接到了500萬產值的訂單,逐漸吸引了中小印刷企業的入駐。”嚴樂耘說,為扶持園區企業成長,公司在疫情期間主動減免一個月租金,還建設了孵化資金池,專門為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提供資金扶持,解決中小企業無固定資產抵押且貸款難的痛點。
“我僅有初中文化,沒想過自己也能當老板。”入駐園區的企業負責人周劍波表示,自己此前是一名印刷工人,負責模切機器的運行。現在,作為園區重點扶持的對象,他成為園區內所有模切環節生產經營負責人,固定資產達到近100萬,技術團隊也由他1人擴展至5人,工作干勁十足,日子紅紅火火。
周劍波不是個例。目前,園內入駐企業已有30余家,平均每家企業的產值增長率達50%,有的甚至翻了2至3倍;帶動周邊就業人數達近千人。2021年,園區被評為貴陽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這也是全市印刷行業內獲評的首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運行至今,園區從理論基礎到人才管理、社會資源等方面都積累了不少經驗,我們完全可以將洛灣智慧包裝產業孵化園的模式復制、推廣開來,建設新的印刷產業孵化園。”嚴樂耘說,園區將考慮在遵義選址,進行印刷工業園區的二期建設,并逐步輻射帶動其他區域。同時,園區內部還將開展產業并購,建立一個統一對外的集團公司,最終實現集團的上市運營,“我有信心將洛灣孵化園模式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獨一無二的印刷孵化器模板,讓更多中小企業孵化成長,更好推動當地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