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利紅系統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利紅系統

    利紅系統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利紅系統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紙引百科 ? 正文

正在日漸消失的——桑皮紙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9-09??來源:www.tongyi18.com??作者:紙引未來網
核心提示:明清、民國時代,在魯中山區,買賣契約、分家文書等民間文書檔案絕大多數是用桑皮紙作為載體的,尤其是土地買賣契約。桑皮紙纖維長、拉力大、柔軟耐磨、耐折疊、防蟲蛀、易保存,且價格低廉,在魯中山區舉手可得,因而成為這一地區民間文書檔案的常用載體。魯中山區的桑皮紙又以臨朐的紙坊桑皮紙最為出名。而今,隨著時代腳步的前進,在電腦取代紙張辦公的時代,桑皮造紙技藝日漸流失,慢慢淡出世人記憶。
   紙引未來網訊:明清、民國時代,在魯中山區,買賣契約、分家文書等民間文書檔案絕大多數是用桑皮紙作為載體的,尤其是土地買賣契約。桑皮紙纖維長、拉力大、柔軟耐磨、耐折疊、防蟲蛀、易保存,且價格低廉,在魯中山區舉手可得,因而成為這一地區民間文書檔案的常用載體。魯中山區的桑皮紙又以臨朐的紙坊桑皮紙最為出名。而今,隨著時代腳步的前進,在電腦取代紙張辦公的時代,桑皮造紙技藝日漸流失,慢慢淡出世人記憶。
 
  因業得名“紙房”
 
  紙坊桑皮紙以臨朐縣城西龍泉河兩岸的紙坊、小衣家莊、柳家圈、徐家圈、宋姜莊、椿園、河崖、殷家河等村為主要產地,其中以紙坊村最盛,紙坊原名劉家泉,由于村民素以加工桑皮紙為業遠近聞名,遂村以業為名改為紙房,后演稱為紙坊。這一帶生產的桑皮紙對外稱紙坊桑皮紙。
 
  臨朐植桑養蠶繅絲,古今稱盛,據(民國)《臨朐續志》記載:“(臨朐)種桑之田十畝而七,養蠶之家十室而九,故桑蠶業之盛為山東省諸縣之冠。”《山東省各縣勸業所民國十一年度成績報告》中記載:“臨朐縣內桑面積占全縣百分之十六,除舊有魯桑百余萬棵,今年又植五萬余棵,共出繭四百萬斤。”臨朐興盛的桑蠶業為生產桑皮紙提供了豐富的桑皮資源。紙坊村前的龍泉河一年四季水長流又為生產桑皮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資源。
 
  紙坊桑皮紙撈制業,相傳始于宋朝,至明清兩代已有相當規模。清乾隆年間,造紙戶已經發展到三百余家,許多農戶每至農閑季節不分男女老少全家操作,通宵達旦趕制桑皮紙。
 
  隨著制紙質量的提高,行銷日盛。至光緒年間達到頂盛時期,造紙戶號稱千家。進入民國年間,紙坊桑皮紙撈制業有盛無衰,據民國23年統計有造紙戶520余家,年產量500萬刀(每刀100張),產值20萬元(銀元)以上,占全縣手工業總產值的25%。
 
  而今紙坊屬于臨朐縣城關街道,位居縣城西南方向六公里處。大面積的桑樹已難以尋覓,村民主要從事養殖業和櫻桃種植,昔日的桑蠶養殖日漸清冷。年輕人外出打工,桑皮紙制作工藝日漸失傳。
 
  十一道工序造出一張紙
 
  臨朐縣檔案局副館長張敬華老家便是城關街道柳家圈村,盡管沒有真正參與過桑皮紙的制作,但對于桑皮紙的制造工序和工具都非常熟悉。紙坊桑皮紙制作工序繁雜,但其基本工序只有11道。
 
  第一道工序自是泡皮,農戶需要將干桑皮捆成捆放入河水或灣水中浸泡半月左右,使其泡透。第二道工序,使堿將泡好的桑皮放入盛有熟石灰水的池中浸泡一晝夜。隨后,將使過堿的桑皮放入特制的蒸皮鍋內蒸,一般蒸3小時左右即可蒸好。
 
  干桑皮被蒸好后,緊接著就要進行盤皮,生產者把蒸好的皮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分批放在干凈的地上,工作人員雙手扶特制的橫桿,雙腳踩踏地上的桑皮,直至把外皮去掉為止。
 
  化瓤子:把盤好的桑皮瓤子放入特制化瓤筐內,然后再將其放在水庫或灣中,將瓤子攤勻浸泡分解,并沖去雜質。
 
  卡對子:用木制長柄錘式工具,二人操作,一人在一端蹬,一人在錘頭下不住的翻動化好的瓤子,將瓤子卡成圓餅形,然后再卡疊成窄而長的“皮單”。
 
  切瓤子:將皮單置于切瓤床(切瓤床和平衡木差不多,只是比平衡木寬)上,用切瓤刀(切瓤刀長1米,寬約0.2米,兩端有把)將其切成片。
 
  撞瓤子:把切好的瓤子裝入特制的撞瓤布袋內,并插入一長約1.5米的木棍,棍端按一直經15公分左右厚3公分中厚邊薄的圓木,將布袋口扎住后放在水庫中抽動木棍,反復撞擊,促使纖維分解。
 
  打瓤子:將撞好的瓤子放在限盒內(限盒是特制的撈紙盆),用一端安有木柄的鐵棍來回拔打數百次以上,把瓤子打勻,成糊狀。
 
  撈紙:根據不同規格的紙張,選用不同規格的竹簾從限盆內撈制桑皮紙。
 
  掃紙:把撈出的濕桑皮紙用條帚掃在平整光滑的墻壁上,使其水分迅速蒸發干燥。此后便是揭紙、檢驗、整數、打捆等工序。
 
  紙坊桑皮紙是魯中山區的名優土特產品之一。其規格通常有兩種,一是婁紙,專供糊婁用,紙幅長30多公分,寬20多公分,每捆100刀;酒婁、油婁、醬菜婁等用桑皮紙裱糊后,涂以豬血、狗血和石灰清配制的涂料干后光亮堅固不透氣、不滲漏;婁紙的銷量占紙坊桑皮紙的近80%。二是八方子,紙幅邊長44公分(老尺寸8寸)每捆50刀;主要用來鋪墊蠶席、包裝中藥、糊窗戶、糊墻壁、糊天棚、扎風箏、書寫民間文書檔案等。
 
  日漸消失的造紙技藝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占臨朐后,插木寨、修碉堡、燒木炭,使大批桑樹被毀,桑皮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再加四十年代初臨朐成為“無人區”,致使紙坊桑皮紙生產幾乎絕跡。
 
  紙坊桑皮紙在解放戰爭時期為新聞事業也做出過貢獻。《大眾日報》社駐山東臨沂、臨朐時,因戰時困難,也曾使用過精制桑皮紙印刷報張。1946年,紙坊鄉徐家圈撈紙工尹繼禮、尹繼孔兄弟二人就曾給《大眾日報》社撈制過精制桑皮紙,他們按報社的要求用大竹簾撈制60公分寬、80公分長的精制桑皮紙120萬張。
 
  解放后,隨著經濟的全面恢復和發展,1953年3月分別在紙坊、柳家圈和宋姜莊三村成立了紙業組,造紙戶迅速發展到近300戶。1955年紙業組改為紙業社,次年又將三處紙業社合并成立了臨朐縣紙坊土紙社(桑皮紙在明清時期稱“老紙”,“洋紙”進口后桑皮紙又稱為“土紙”)。1958年8月在紙坊土紙社的基礎上成立了臨朐縣造紙廠,但到1961年前仍是手工生產桑皮紙。臨朐縣造紙廠于1961年遷縣城改產機制紙后,紙坊手工桑皮紙仍在紙坊一帶零星生產,并仍然成為當地的主要副業收入。
 
  臨朐縣檔案局副館長張敬華介紹說,隨著造紙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紙坊手工桑皮紙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在紙坊一帶的村莊,仍有很多人會制作桑皮紙,但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人再進行制作了。“桑皮紙制作、使用的局限性,年輕人外出務工的增多無人愿意學習制作技藝,科技發展新產品不斷面世,桑皮紙淡出大家視野自是平常事。”

       現在桑皮紙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小編卻希望有人能夠傳承下來,這將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最后如果有任何紙張等求購需要,上紙引未來網
?
關鍵詞: 桑皮紙 技藝 消失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嘉善县| 南昌市| 杭锦后旗| 泽州县| 定襄县| 台北市| 东至县| 津南区| 南和县| 北碚区| 兴国县| 建始县| 彩票| 罗定市| 乌兰浩特市| 大石桥市| 昌都县| 兴国县| 渭源县| 兖州市| 若尔盖县| 通化市| 柳江县| 湟源县| 松原市| 通道| 深水埗区| 东阳市| 高密市| 竹山县| 社旗县| 夹江县| 方城县| 建德市| 镶黄旗| 屏东县| 韶关市| 河津市| 岑溪市| 靖宇县| 武冈市|